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官趙海英今年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于推動數據治理,傳遞中國聲音的建議。她認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在守住安全底線、維護國家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應將數據協同治理作為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夯實數據管理基礎能力,激發數據要素內在價值,主動參與數據規則制定,在國際公共治理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
趙海英表示,數據作為人類現代社會活動的基礎要素,在國際交流中起到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數據在國家治理發揮的作用,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推進數據治理工作深入開展。但在發揮數據對外宣傳、對外發聲作用方面,仍然存在挑戰。主要表現在公共數據質量欠佳;動態微觀數據缺失,導致具有原創性和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受限;善用數據對外交流的主體較少,參與國際數據規則制定有限,在關鍵新興領域,缺乏本土機構和主體代表參與國際溝通,國際交流頻次和影響力不足。
以碳數據為例,趙海英稱,當前全球尚未形成統一的企業碳排放評估標準,正是各國金融監管機構、機構投資者、第三方評級機構等,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形成的重要時期。海外養老金、主權基金紛紛加入相關重要國際組織,搭建綠色伙伴聯盟。而目前我國機構實踐相對落后,重要企業參與重要國際組織與會議較少,參與國際規則競爭的意識和能力不足;頭部金融服務公司的ESG數據尚未覆蓋歐美企業,頭部碳咨詢機構與全球金融機構合作有限。
為夯實數據管理基礎能力,激發數據要素內在價值,趙海英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議:
第一,夯實數據管理基礎能力,確保公開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及時性,用數據搭建對外溝通橋梁。根據最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組建國家數據局。建議其在整合政府數據資源、明確數據管理職責的基礎上,形成對外數據需求反饋路徑,制定重要數據的采集、管理、以及對外披露全流程規范。具體包括:考核把控數據質量,提高數據準確性;明確數據定義及口徑,保證數據一致性;建立官方對外披露渠道,增強數據披露的及時性與主動性。
第二,激發數據要素內在價值,聚焦重點領域,用數據講好中國故事。一方面,加快補齊自身數據短板,生動展示中國發展成果。建議加強民生領域統計調查工作,在鄉村振興、女性發展、義務教育等國際關切的優勢領域形成更多維、更深入的動態數據。加強數據開放平臺建設,打破“數據壁壘”,推動全社會數據共享發展,促進數據挖掘利用不斷深入。
另一方面, 積極推動國際研究合作,加強國內國際智庫、高校、社會組織、商業團體等民間機構之間合作,探索協同增效的國際合作方式,共同破解全球發展難題。
第三,鼓勵政府和重點機構,參與數據規則標準制定,增強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要提高參與意識,在有國際共識領域,引導鼓勵國企央企積極參與多邊對話機制和國際性會議,促進達成領域共識。提高參與能力,加快發展本土數據評估和利用機構,提升參與全球規則制定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