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wj5vf"><acronym id="wj5vf"></acronym></ins>
    <ins id="wj5vf"><option id="wj5vf"></option></ins>
    <menuitem id="wj5vf"><acronym id="wj5vf"></acronym></menuitem>

    <code id="wj5vf"></code><code id="wj5vf"></code>

          <tr id="wj5vf"></tr>
        1. <tr id="wj5vf"></tr>
          突發!2600億汽車巨頭閃崩近9%,汽車股驚現“冰火兩重天”!停牌近1年,地產巨頭復牌大跌40%!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e公司 毛軍2023-03-10 12:15

          今日早盤,A股整體低開震蕩調整,主要股指跌逾1%,科創板表現略強,盤中一度直線拉升翻紅,兩市一度近4200股下跌。

          盤面上,汽車服務、信創、半導體等板塊相對強勢,汽車整車、超導概念、一體壓鑄、建材等板塊跌幅居前。北上資金凈流出35億元。

          “價格戰”令汽車股兩極分化

          早間,汽車服務板塊和汽車整車板塊兩極分化,一個大幅向上攻擊,一個大幅向下撤退。汽車服務板塊開盤初逆勢直線拉升,一度漲近4%,領漲兩市,中國中期大幅高開后秒漲停,中汽股份、浩物股份等亦大幅拉升。

          汽車整車板則重挫超3%,領跌兩市,市值逾2600億的長城汽車大跌超8%。

          自年初特斯拉宣布降價以來,汽車行業“價格戰”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據比亞迪官微消息,從2023年3月10日至3月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宋PLUS車系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海豹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8888元購車款。

          昨日網上盛傳,寶馬于近期推出大幅促銷優惠活動,旗下純電車型BMW i3降幅高達10萬元以上。以BMW i3eDrive35L為例,其官方指導價為35.39萬元,部分4S店優惠后售價為24.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降價。

          另外,今年7月1日起,被稱為最嚴苛排放標準的“國六B”將正式實施,此前使用“國六A”排放標準車型過渡的車企必須在7月1日前加大庫存清理力度。

          市場對車企“價格戰”顯得較為謹慎,對車企未來業績存疑。而“價格戰”疊加各地促消費優惠政策對汽車銷售又有極大的幫助,汽車服務板塊因此受到追捧。

          光大證券表示,各地因地制宜扶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疊加近期車企陸續降價,帶動市場對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表現的信心有所回暖,市場基于銷量最悲觀預期已過??春?023年具有較強插混/出口布局+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較強+銷量與業績兌現能力較強的頭部自主新能源車企。

          佳兆業集團復牌大跌

          停牌近1年的香港房地產上市公司佳兆業集團今日復牌,開盤大幅低開逾30%,并一度下探至跌逾41%,創出歷史最低價。截至發稿,跌幅有所收窄,但仍大跌超27%,成交則急劇放大至停牌前的約1倍。

          去年4月,根據港交所相應規則,由于未能在2022年3月31日或之前披露2021年的年報數據,佳兆業集團、中國奧園、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彩生活、花樣年控股等17家內地房企停牌至今。佳兆業集團成為上述停牌房企中第一家復牌的企業。

          昨日晚間,佳兆業集團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及2022上半年業績報告。2021年全年凈虧損約127.3億元人民幣,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約76.7億元。

          根據佳兆業集團披露,自出險以來,公司積極自救,成功引入中信、招商蛇口、長城資產等央企和 AMC,探索出多條切實有效的紓困路徑。2023年前兩個月,佳兆業合計交付7個項目,共3899套房。截至2月底,集團在建在管項目整體復工率約95%。

          佳兆業集團的成功復牌,表面“三支箭”等政策效果開始顯現。統計數據也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的銷售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住房項目復工率大大提高,成交量明顯改善,市場主體信心逐步恢復。

          銀河證券指出,隨著前期供給端政策的落地和房地產行業長效機制的完善,以及國內經濟復蘇與消費修復,目前房地產市場熱度有所回升,供需兩端政策共振將帶來的新一輪增長機會。2023年行業供給側出清還未結束,格局在曲折的修復路徑中不斷重塑,政策并不是無差別托底,房企分化邏輯加強,未來優質的資源將不斷向頭部房企聚集。

          校對:蘇煥文

          責任編輯: 彭勃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色视频网站